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大年初二又称“双吉祥日”,也叫“迎婿日”或“姑爷日”。这一天,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北方民间有祭财神习俗,还有些地方保留吃面的习俗……您了解这些习俗吗?您是否已经为这些习俗做好准备了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回娘家习俗
农历正月初二,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习俗。为什么必须在正月初二而不能正月初一呢?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正月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
回娘家有很多讲究,比如带礼物一定要带双数,不能带单数,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只吃中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女儿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儿,当姑姑的必须要给侄儿红包。
回娘家并不只是在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在正月初三。在中国陕西、河南等一些地方,甚至有六月六回娘家的习俗,是与收麦打场的季节相关,俗谣云:“收了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看娘。”
祭财神习俗
财神是多阶层普遍信奉的神灵,民间北方于正月初二(南方为正月初五)祭财神,鞭炮声昼夜不休。正月初二一早,住户和商号都要祭财神。
商号祭财神一般用五宗大供:1.整猪;2.整羊或用猪头(羊头)、前后爪、尾巴,象征性地表示全猪、全羊;3.整鸡;4.整鸭;5.红色活鲤鱼两条,用红丝线拴上,绕在正中央,谓之“吉庆有余(“鱼”与“余”谐音),又叫“一鱼二水”,有借水得财之意,用“羊”与“色”,合成鲜,以示新鲜财神降临,再发新财。
住户祭财神则用猪、羊肉各一方,馒头三碗,每碗五个,汤三盅(用火点燃),茶水一杯。买卖由掌柜的主持致祭,住户由长辈主持致祭,程序是燃灯,拈香,叩首,然后将财神码儿放在院中钱粮盆内,用松树枝、芝麻一并焚化,院中此时鞭炮如爆豆。
吃面习俗
民间谚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
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怎么样,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俗是不是特别有趣呢?传统习俗让各地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加有滋有味。新的一年,让我们以全新的姿态延续传统的习俗,红红火火过大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