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计划经济年代渐行渐远,供销社这个曾经在连接城乡经济、搞活农村商品流通中作出特殊贡献的系统,在人们的脑海中变得不再那样熟悉。面对无形的市场之手,如何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在服务“三农”过程中重现生机,是摆在老系统面前的新课题。经历改革阵痛和短暂徘徊期之后,全市供销社系统确立以服务为先、经营为本的发展思路,在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中,实现经营性和公益性综合服务功能的日益完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重新找到“感觉”。
巩固农资主渠道地位“货真价实”保障农民利益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化肥年需求量约80万吨,供销社系统供应量约60万吨左右,占全市需求量的75%。供销社在农资领域的主渠道地位日益巩固。
因为供销社多年来在农村独特的商品流通主渠道地位,“供销农资无假货”的品牌效应至今仍深刻影响农村市场。对于这种信任,全市供销社系统用珍视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农资销售注重货真价实,多年建立起来的公信力来之不易,因此我们十分珍惜。主渠道地位不是要垄断市场,而是在经营中做大公益,维护农民利益。具体来说,我们如此大的销售量占据绝大部分农村市场,可以通过低廉的价格来平抑农资价格,也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济南市供销社主任孔放说。
全市供销系统通过农资配送中心以及流通网络建设,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减少经营环节,降低经营成本,在农药化肥供应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他们的经营行为带有明显的公益性。为保证化肥品质、降低农资价格,供销社通过农资配送中心及各网点积极争取做到品牌化肥厂家的省级代理。大品牌保证质量,代理模式降低价格,双管齐下让农民得到最大实惠。目前,与供销系统配送中心网点形成合作、代理关系的化肥厂家有17家左右,基本上都是大品牌厂家。同时,他们还与农业部门、生产厂家联合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为农服务新机制。
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共组建7个农资配送中心,建设农资经营网点1268个,基本建成县域内的农资连锁经营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销售额4.5亿元,同比增长6%。
盘活城市供销社经营资源积极参与市场体系建设
当年供销社系统网络四通八达,除了遍布农村的经营网点,在城市还有果品公司、土产公司等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些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对于这部分资源,济南市供销社没有视为包袱一甩了之,而是重新盘活利用,积极参与市场体系建设,并通过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扩大经营。
从充满生机的花鸟虫鱼到墨迹飘香的各类书籍,从辉煌大气的亭台楼阁到韵味十足的仿古小屋,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一步一景。很多人都逛过这家市场,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古色古香、文化气息浓厚的文化市场,是在只有10余间平房的济南果品公司仓库基础上建起的。
和供销社系统的许多企业一样,果品公司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也曾举步维艰。鉴于90年代初我市市场体系中图书文化市场还是空白,而周边又有周末英雄山图书市场这一既有优势,果品公司利用原有仓库建设文化市场,并通过半年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优惠政策吸引业户。这些年,文化市场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在房租、水电方面给予业户最大优惠;市场硬件上,采取统一的、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打造浓厚文化氛围,在各楼层之间安装升降机,方便业户进出货,并从卫生、安保、物流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利用会议及各类活动加大宣传,为市场聚人气。凭借良好的市场环境,英雄山文化市场自1992年开办起一年一个台阶,从最初的16户发展到目前的500家固定业户、周末临时摊点1000户左右。今年截至11月,市场销售收入已达10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位居全国供销社系统百强企业第60位。
济南不是茶业主产区,却创造了“江北第一茶市”——— 济南茶叶批发市场,这家市场的“东家”同样是济南市供销社。这家由市供销社盘活土产公司仓库而建的市场成立于1996年,创业之初面对资金难题,他们走的是边建设边发展的路子。2004年,各地兴起茶叶市场热,全市大小茶市多达11家,茶叶批发市场开始考虑转型突围。从2005年开始,他们联手业户共同开发市场,以市场借用方式向业户征集资金对市场整体改造,用3年时间完成预期8年的整体改造任务。改造完成后,市场转变思路,变管理职能为服务职能,完善一站式服务,从计生、入托到工商、税务为业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只有业户的发展才有市场的壮大。为帮助茶商扩大经营,茶叶市场通过提供行业信息、开展交流培训、设立质量检测中心等专业化服务,使业户经营能力得到提高,由过去的散茶批发为主转变为品牌经营,目前市场上茶商的商标注册率高达80%,市场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我国六大茶类已全部聚集到这里。目前,济南茶叶批发市场跻身全国供销社系统百强企业第53位,年销售茶叶80万担,销售额15亿元,从规模到销售收入均处于一流市场地位。
规范提升再生资源市场便捷高效服务城市和民生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供销社系统的老本行。为把这一传统优势保持住并做大做强,济南市供销社抓住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机遇,对社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进行高起点、高水平建设改造,不仅提高了自身效益,而且对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间接起到规范提升作用。
市供销社引导下属企业济南市再生资源总公司参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建设,承担全市体系建设中的部分社区回收站、分拣中心、集散市场、部分从业人员培训和电子信息中心建设项目。目前,市再生资源总公司建成3个废金属分拣中心和一个废纸分拣中心。其中,今年5月新建的废纸分拣中心引进国内目前最先进的打包机,年处理废纸近5万吨,销售收入1亿余元。目前,市再生资源总公司投资200万元的电子信息平台正在建设中,今后除发布国家政策和市场信息外,这个平台将实现信息和资源的互通互联,市民只要一个电话,平台就会通知最近的收购点上门收购。
市再生资源总公司在做好本行过程中不仅增加了自身效益,更是通过规范管理引导行业良性发展。2008年,市再生资源总公司下属的市中区回收站对无证收购的业户开展规范管理。选择信誉较好的业户进行培训,合格后下发上岗证挂牌上岗,统一废品收购三轮车的颜色并集中编号,对业户统一服装,将再生资源行业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市民面前,使压级压价、顺手牵羊、缺斤短两等行为没了市场。
除几大体系外,市供销社系统的中小企业也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千方百计寻找适合自身特色的生存发展之路。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的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中,保持供销社控股并仍在经营的仅有两三家,济南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丰富产品种类,拓宽农资销售渠道,在各区县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并深入到农村领办专业合作社。从1998年公司濒临破产发展到今天,逐步扭亏为盈,经营面积由原来的200余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2000多平方米,年销售化肥1万多吨,今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供销社所属其他公司则利用原有营业设施,引进合作伙伴,如银行、证券交易所、酒店等,并通过不断挖潜、投入,实现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