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中国) |NEWS CENTER
  • 返回首页
  • 加盟热线:400 850 6666
    总机电话:0592-5050588
您当前位置:首 页 > 江南(中国) > 行业动态

贵阳绿茶面积居全国首位产茶七万吨

2011年07月11日| 华祥苑新闻网

7月8日在贵阳市举行的“2011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上获悉:目前,该省茶园面积已达370万亩,茶园面积和有机茶面积均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绿茶面积位居全国首位,年产茶7.1万吨,300万农民因茶产业的发展走上了致富之路。

“十一五”以来,该省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来抓,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优化品种结构、推进品牌整合、加强宣传推进和实施市场营销战略,茶叶产业呈现出种植规模化、良种化,加工精深化,产品品牌化,产品质量可靠,产地环境优良的可喜局面,已成为我国茶业成长度最高,聚焦最多的省份。

贵州省去年茶产量达到6.1万吨,实现产值32.17亿元,茶农增收5亿多元,茶产业成为该省最具比较优势、最有增长潜力、最能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产业。

“十一五”期间,该省在加强本地优良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同时,积极引进省外优良茶树品种50多个;新增茶园均采用无根系技术,建成无根系茶树种苗繁育基地1.8万亩。

贵州省是茶树的原产地和古老茶区之一,1980年在该省晴隆县发现的四球茶籽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茶籽化石,已有100万年历史。同时该省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优势,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良好,土壤中富含硒、锌、锶等微量元素,所产茶叶鲜爽醇厚、汤色明亮,品质独特。

针对这一资源优势,2007年,贵州省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把加快茶产业发展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来抓,提出要把贵州建成中国高品质绿茶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并在次年初召开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做出具体部署。

在促进种植规模化上,“十一五”期间,贵州省以“政府扶持、企业运作、茶农所有、集中连片、科学种植、分户经营”的形式,重点支持湄潭、凤冈、都匀、石阡、雷山等20个县,建设一批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茶叶基地、茶叶专业乡(镇)、村,促进茶园连片集中,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富硒(锌)优质绿茶产业带、高档名优绿茶产业带、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坯产业带、“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和优质出口绿茶产业带。

在科技支撑上,贵州省各茶叶主产县(市、区)及茶叶主产乡(镇)都配备了专业的茶叶技术推广人员,负责辖区内茶叶技术推广、服务,开展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积极推动茶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和转化。

在茶产业发展资金上,贵州省从2007年起,将茶产业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重点加以支持,在生产发展、技术改选、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补贴和支持。同时,积极创新机制,引进民间资本进入茶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该省引进产业企业178家、资金6.8亿元。

在产品加工上,贵州省现有注册茶叶加工企业683家,资产总额超过31亿元,分别是2006年初的2倍和7倍,同时,该省还通过整体收购、兼并重组、品牌营销等形式,培育、建立一批企业集团,形成了包括3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在内的大中小并举的加工企业集群。

在做好做精茶青加工的同时,贵州省还积极探索茶叶的多样化加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逐步实现从重点生产春茶向春夏秋三季并重转变,从重点利用独芽茶原料向一芽一叶、一芽数叶同步利用并重转变,从以绿茶产品为主向以绿茶为主,多茶类产品以及茶多酚、茶籽油、茶饮料等茶叶深加工同步发展转变,在提高茶叶附加值、增加茶农收入的同时,规避了市场风险。

在市场营销上,贵州省统一策划实施了“黔茶”品牌方案,通过举办采茶节、茶艺表演、茶产品展销会、茶文化节、茶文化研讨会等茶事活动,提高贵州茶的知名度。同时,建设“国酒茅台&国品黔茶”运作体系,依托茅台酒的品牌影响力和其在全国的1449个专卖店,捆绑做强贵州茶销售渠道,扩大影响力,逐步形成立体性的国内营销网络。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贵州省茶园面积将达500万亩,年综合产值将达到300亿元,间接带动农民收入可达100多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绿茶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

推荐阅读

回到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