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毛尖茶、湄潭翠芽、梵净山翠峰茶、凤冈锌茶硒茶、石阡苔茶等……这些名茶都有一个共同的家乡,贵州。作为全国产茶大省之一,贵州通过一系列措施把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如今茶经济已成为贵州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我国,茶叶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著名的丝绸之路曾把大量茶叶运往国外换回大量真金白银。而如今,蓬勃兴起的茶产业正为贵州省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一片片茶园就如一座绿色银行,铺就了300万茶农的致富之路。有了茶,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一颗颗山间明珠,农民住进了别墅,轿车沿着柏油路开进了农家院子。茶叶产业的发展正成为贵州未来500万茶农的铁饭碗 。
茶叶铺就了富民之路
在贵州一些地方的农村有句俗话:农民富不富,点点他家的茶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当地农民比谁栽的茶树多,当地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有自己的茶园。
如今,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贵州省的茶农不再小打小闹。有了茶园不愁致富无门路。茶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大大改善了茶农生产生活条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起农民的“幸福感”,当地农民如此描述:“过去打个饱嗝就叫幸福,和现在是没法比了。”现在大家眼里的“幸福感”,就是村民生活殷实富足、居住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日子越过越红火。
目前,全省600多家茶企、茶厂,年生产能力近10万吨,产值30多亿元,助茶农增收就有5亿元。大大改善了茶民的生活环境。
2007年以来,贵州省累计投入茶业专项资金1.41亿元、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5.1亿元扶持茶产业,加上各级财政的补贴和整合资金,农户每亩可获得300多元补贴,4年间新增的200万亩茶园为农民致富铺平了道路。
贵州省茶产业规模发展带来了茶叶生产革命,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变成了工厂化生产,实现了产加销分离,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
茶叶改变的乡村 在贵州随处可见
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希望在茶,出路在茶,成败在茶”,这已成为湄潭县上上下下的共识,也是贵州山区农民希望。从外表上看,这里哪里像一个村,就是一个精致的小城。茶产业已经使这里的新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俨然是一个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最佳缩影。该县复兴镇两路口村通过发展茶产业,修建了文化广场,添置了健身器材,村民劳作之余又增添了许多健身娱乐场所。
湄潭只是黔北茶区发展茶叶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遵义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把绿色健康的茶叶和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茶园观光旅游,茶园功能进一步扩大,为新农村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又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富民之路。
走进雷山的西江、石阡的尧上、贵定的鸟王、都匀的摆忙……你同样会为一片茶叶所改变的山寨惊讶不已:别墅代替了茅草房,水泥路代替了泥浆路,铮亮的机动车代替了疲惫的脚步。像田坝村一样因茶叶富裕起来的村寨,在贵州茶区随处可见。如今茶叶的发展,使得农村村连村,户连户,基本都是水泥路。这一切都是茶叶改变了美丽乡村。